推荐 供应求购合作代理人才土地旅游供求信息产品库
金农网首页>供应信息>正文

罗田县野生灵芝种植芳法野生灵芝种植技术野生灵芝种植基地

2017/12/08 11:00:25来源:金农网用户中心
分享到:
信息类型:供应信息信息编码:0025539648.shtml
信息标题:罗田县野生灵芝种植芳法野生灵芝种植技术野生灵芝种植基地
玉米地套种灵芝.茶园套种灵芝.林下种植灵芝.果树下面种植灵芝.桑树套种灵芝.葡萄架套种灵芝.竹林种植灵芝。想种植灵芝的朋友注意了,目前灵芝种植育种工作已经开始了。24小时服务电话 13365376315
 


 
 
 
 
我公司灵芝菌种已经出菌开始出售,公司从2000年至今,已有10多年的专业仿野生灵芝栽培经验,灵芝的栽培、种植技术已经相当纯熟,近年申请了玉米地套种灵芝.茶园套种灵芝.林下种植灵芝.果树下面种植灵芝.桑树套种桑枝灵芝.葡萄套种灵芝.竹林种植灵芝的专利技术,得到省市好评。本公司生产的产品所需原料均产自公司自有的灵芝培植基地,确保产品品质可靠、稳定、纯正。签订回收合同,赠送技术光盘,量大免费送种上门,免费技术支持,专业技术人员到地头当面指导种植。24小时服务电话0537-6999218   手机 13365376315

以上信息由薛祥东自行发布
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“金农网”看到的,谢谢

联系信息
  • 人:薛先生(男)
  • 联系电话:13365376315
  • 邮政编码:272400
  • 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手机号码:13365376315
  • 电子邮箱:837343206@qq.com

联系地市: 山东济宁东丰种植合作社

金农百科

金农网农业百科:


  向日葵烂头病的预防措施

  症状:向日葵菌核病,俗称白腐病、烂头病,该病在各生育期均可发生。苗期受害,幼苗基部产生褐色的水浸状大斑,空气湿度高时,病部长出白色的絮状菌丝,后期生有黑色菌核,病斑绕茎合围后,病上部分失水,幼苗枯萎而死。成株时茎的中、下部感病时,产生褐色凹陷的溃疡斑,斑扩大后,植株易折断。髓部生有黑色菌核,病茎失水呈灰白色,破碎皇麻状。花盘受害后,盘后面出现水浸状病斑,后期变褐色腐烂,形成黑色菌核。花盘腐烂后脱落,剩下光秆。受害较轻的花盘,结出的种子粒小,无光泽,表皮脱落,多数种子不能发芽。预防措施:

  一、分期适时早收。9月上旬后,向日葵就开始陆续成熟,但因品种不同,或出苗不齐可造成成熟期株间早晚差、别很大,有的甚至相差10-30天,就是品种纯的优良品种也相差25天左右,而且烂盘损失的关键又正在集中成熟前半个月内,因此,分期适时早收是减少烂盘损失的有效措施。适时早收的最佳标准:在花盘背面变黄褐色,植株茎秆为黄,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;托叶变褐色,舌状花冠落,管状花枯萎,籽粒变硬,重现本品种的特征为最佳收获期。据试验证明:向日葵一般成熟时收获仅损失1.4%,而延迟5天收获损失5.4%,延迟15天收获损失6.1%,延迟25天收获损失12.3%。所以要分期适时早收,减少向日葵的损失,同时还避免烂盘的发生,达到一举两得。

  二、清除田间病株。生育期如发现病株要拔除、烧毁或深埋土中。收获后,要将葵田内的病残组织,尤其是遗留地面的烂盘要彻底清除,集中田外烧毁。决不能用葵盘等残体沤肥,以防菌核传播。

  三、拣拾烂盘。收获后,有条件的农户最好组织人力拣拾烂盘,集中田外烧毁深埋,这是减少菌源的重要措施。

  四、药剂防治。用速克灵、乙烯菌核利或菌核净,稀释500倍,在向曰葵开花结束时和开花结束后10天两次喷药效果好,一次用药为1.5公斤/公顷,喷在花盘的正面和背面。

  五、深翻灭苗。有条件的农户,通过深翻可把菌核埋入土层7厘米;防止菌核发生。秋季一次性深翻20厘米以上,可控制菌核明年萌发传播。

  1. 1,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金农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金农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金农网”。违反上述条款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2. 2,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网站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3. 3,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。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  4. 4,友情提醒:网上交易有风险,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,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,异地交易请多学、多看、多问、多了解,网上骗术多种多样,谨防上当受骗!
  5. 5,友情提醒:本信息可能存在投资风险,任何关于合作后的收益、回报内容均需谨慎对待,风险责任须自行承担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  6. 6,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  7. 7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、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联系方式:编辑部电话:0451-88003358 电子信箱:info#jinnong.cn(请把#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