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 供应求购合作代理人才土地旅游供求信息产品库
金农网首页>供应信息>正文

通化市虾苗养殖技术

2018/02/19 14:48:32来源:金农网用户中心
分享到:
信息类型:供应信息信息编码:4832787821.shtml
信息标题:通化市虾苗养殖技术
通化市虾苗养殖技术
池塘混养龙虾应注意的问题

龙虾适应能力强,生长迅速,肉味鲜美,营养丰富,市场需求旺盛,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。在生产实践中,克氏螯虾大多以混养为主,如成鱼池、鱼种池以及河蟹、青虾养殖池等均可混养克氏螯虾。池塘混养克氏螯虾应注意以下问题。 ??
        1、池塘进排水方便,能保持水深1--1.5m,池坡比1:3,池周有防逃设施。 ??
        2、宜采用对龙虾无危害的清塘药物进行清塘,要彻底杀灭黑鱼、鲶鱼、水蛇、蛙类等敌害生物,以及致病菌和寄生虫等。 ??
        3、池中保持一定数量的水草、树枝等隐蔽物,供龙虾栖息、攀援,脱壳、摄食。可种植部分水草如:轮叶黑藻、水花生、苦草、水葫芦等,有草面积占池塘水面的1/5--1/3为宜。 ??
        4、混养池中不得养殖肉食性鱼类,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、鳊鱼等也不宜过多。可混养的品种有鲢鱼、鳙鱼、异育银鲫、河蟹、青虾等,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混 养品种。 ??        5、可选用捕获的野生幼虾作虾种,规格要在3cm以上,肢体健全,活动能力强。亩放虾种0.6--1万尾为宜。亦可选用抱卵虾入池繁育进行养殖。 ??
        6、投饵量要充足,龙虾饥饿时可自相残杀,也可能摄食脱壳中的河蟹、青虾以及幼鱼等,因此投饵必须充足,满足龙虾摄食需要。 ??
        7、饵料要适口,不得将粉状饵料直接撒布池内,使鱼虾难以取食,既造成饵料的浪费,又污染了水质。 ??
        8、池水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,水体透明度30cm左右,PH值7--8.5,溶解氧4mg/L以上。 ??
        9、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,增加水体中的钙质,利于龙虾脱壳生长,在鱼虾旺长季节,每15--20天施用一次,每次每亩用10--15kg生石灰化成灰浆后全池遍撒。 ??

以上信息由徐山山自行发布
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“金农网”看到的,谢谢

联系信息
  • 人:骆经理(百度力荐诚信商家)(男)
  • 联系电话:17714909111
金农百科

金农网农业百科:

用科学的方法积存农家肥,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肥分挥发流失,还能成倍地提高肥效。方法是:

 

1、在人粪尿中加过磷酸钙:每100公斤人粪尿中加入5公斤过磷酸钙,搅拌均匀,存放5-10天。经化学反应,能使人粪尿中易发挥的碳酸铵转化成性质稳定的磷酸铵,从而防止氮素的挥发流失,增加人粪尿中的磷元素,提高肥料的质量,以磷保氨。

 

2、在人粪尿中家盐:每100公斤的人粪尿中,加入5公斤过磷酸钙和3公斤食盐,充分搅拌均匀后发酵10天,能提高其氮素含量。使用时,兑水3倍浇灌。

 

3、在人粪尿中加硫酸亚铁(绿矾):每100公斤人粪尿,加入500-600克硫酸亚铁,可使人粪尿中的碳酸铵转化为性质稳定的硫酸铵,起到保肥除臭防止氮素挥发流失的作用。

 

4、在鲜牛粪中加黄豆浆:每100公斤鲜牛粪中添加2.5公斤黄豆浆,放在缸内搅拌均匀,在25℃气温下密封3-6天。其肥效比等量的氨水还高。施用时需兑水3倍,作追肥。

 

5、在厩肥、堆肥中加过磷酸钙:在堆肥、厩肥中加入20%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,堆放20-25天,可防止厩肥中氮素的挥发流失,加快厩肥堆肥的腐熟过程,增加有效磷含量,提高厩肥、堆肥的质量。

 

6、过磷酸钙混配草木灰:把1公斤过磷酸钙粉碎后加水2.5公斤搅拌均匀,让其自然沉淀。另将3公斤草木灰加水5公斤浸泡一段时间。最后把两种浸出叶过滤混匀,即成为相当于喷施1亩田的磷酸二氢钾。使用时兑水50公斤喷雾。

  1. 1,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金农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金农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金农网”。违反上述条款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2. 2,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网站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3. 3,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。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  4. 4,友情提醒:网上交易有风险,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,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,异地交易请多学、多看、多问、多了解,网上骗术多种多样,谨防上当受骗!
  5. 5,友情提醒:本信息可能存在投资风险,任何关于合作后的收益、回报内容均需谨慎对待,风险责任须自行承担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  6. 6,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  7. 7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、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联系方式:编辑部电话:0451-88003358 电子信箱:info#jinnong.cn(请把#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