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 供应求购合作代理人才土地旅游供求信息产品库
金农网首页>供应信息>正文

集贤北海道黄杨

2017/11/19 16:47:13来源:金农网用户中心
分享到:
信息类型:供应信息信息编码:4713525829.shtml
信息标题:集贤北海道黄杨

金农网农业百科:


 
  1.豌豆褐斑病
  (1)症状特点:叶片病斑圆形,呈淡褐色至红褐色,边缘明显,斑面有小黑点,茎部病斑长椭圆形,呈褐色至黑褐色,豆荚病斑稍凹陷。
  (2)发生条件:病菌在种子上和落于田间越冬,借助风雨传播。温度为15~20℃,空气湿度大是发病的最适条件。一般温暖、多雨或潮湿条件下发病重。
  (3)防治方法:
  ①种子处理。播前用50℃温水浸种5分钟,晾干播种。
  ②轮作。与非豆科作物间隔2年以上轮作。
  ③实施药剂防治。发病时喷洒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25%培福朗水剂800倍液,或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。
  2.豌豆白粉病豌豆白粉病是豌豆常见病害之一,各地都有发生,一般在收获期流行,可减产两成以上,并影响其质量和食用价值,此病还危害蚕豆。
  (1)症状特点:发病初期叶面有淡黄色小斑点,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;严重时叶片两面均覆盖一层白粉,最后变黄枯死。嫩茎、叶柄和豆荚感病后,病部也长满白粉。最后粉斑变灰,并长出许多小黑粒点。
  (2)发病条件:田间温度22--24℃是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。田间日暖夜凉、于湿相间、潮湿结露、植株贪青徒长,或长势衰弱等均易发病。
  (3)防治方法:
  ①选播抗病品种。如北京、湖北、浙江适种中豌2号;西北适种晋硬1号,晋软1号;华北适种青株豌豆、小青荚豌豆、晋硬1号、晋软1号;西南适种无须豆尖1号等。
  ②种子处理。用15%粉锈宁或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75%白菌清可湿性粉剂,按1:1制成混剂,以干种子重量的0.3%拌种后,密闭2--3天后播种。
  ③加强栽培管理。采用高畦深沟或高垄栽培,避免重茬,施足基肥,增施磷钾肥,加强通风透光等措施,增强植株抗病力,降低发病率。
  ④实施药剂防治。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喷施:2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-3 000倍液,25%敌力脱乳油4 0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0.2--0.3波美度石硫合剂和2%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等。每隔10--20天喷1次,连喷2-3次。
  3.豌豆根腐病
  (1)症状特点:发病时叶片发黄,萎蔫,病株茎基部皮层腐烂,形成缢缩,根部变黑,根毛和根瘤明显减少,植株矮化,最后枯死。
  (2)发病条件:病菌在土中和种子内越冬和传播。温度24-33℃是发病的最适温度。此外,土壤肥力不足、气候比较干燥、施未腐熟农家肥、农事操作伤根、地下害虫和线虫虫口密度大等发病重。
  (3)防治方法:
  ①选用抗病品种,如甘肃的麻豌豆、贡井选等。
  ②种子处理。用种重0.2%的75%萎福双可湿性粉剂拌种,或种子重量0.25%的20%三唑酮乳油拌种。行动计划丛书
  ③用50%多菌灵,或70%土菌消等可湿性粉剂,或75%萎福双,撒于种植沟内,进行土壤消毒,每公顷施药45--75千克。如果药少不易撒,可适量掺些细干土拌匀撒出。
  (九)豇豆病害防治
  1.豇豆锈病豇豆锈病是豇豆最主要的病害之一,主要发生于中南和西南等地区,夏秋多雨年份常引起危害,严重时产量损失达五成左右。此病仅豇豆发生。
  (1)症状特点:该病主要危害叶片、叶柄,茎和豆荚也时有发生。发病时,叶片产生褐色隆起的疱斑,叫夏孢子堆,严重时密密麻麻的布满叶片,疱斑破裂后散放出红褐色粉状物,叶片正面产生褪绿斑并有散射光。到晚期低温时,可产生黑色疱斑,疱内含黑色粉末状物,致叶片变形脱落。
  (2)发生条件: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,借助气流传播。日平均气温21~25℃,湿度90%并有散射光是锈病发生的最适条件。日平均气温在24℃且连阴雨天易引起流行。此外,长期连作、种植过密、郁闭遮光、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均易发病。
  (3)防治方法:
  ①选用抗病品种,如粤夏2号、大叶青、桂林长豆角、铁线青豆角等。
  ②加强栽培管理。实行轮作、春秋茬豆地隔离、调整品种和播种期,使收获期避开雨季,收后要清洁田园。
  ③实施药剂防治。发病时喷洒25%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,或50%萎锈灵乳油800倍液,或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。
  2.豇豆霉病本病是长江流域豇豆的重要病害之一。其危害十分严重,除危害豇豆外,还侵染豌豆、扁豆、蚕豆、刀豆和菜豆以及红小豆、绿豆和毛豆等,引起病害。
  (1)症状特点:该病主要危害老熟叶片,而苗期叶片和嫩叶不易感染发病。因此,植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发病。发病初期叶片正反两面产生紫褐色斑点,后逐渐扩展为圆形或多角形病斑,呈褐色或紫褐色。病斑没有明显边缘,表面密生灰色或暗灰色煤烟状霉,叶背多于叶面。后期病斑扩展连片。严重时整株叶片几乎全部干枯脱落,仅剩顶部几片。
  (2)发病条件:温度高于7℃,低于35℃,是病菌活动的适宜温度,最适温度为30℃。温度25~28℃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。若豇豆生育期遇有高温高湿,发病严重,播种过迟或连茬栽培可促进发病。
  (3)防治方法:
  ①选用抗病品种,如大叶青、铁线青豆角、大青江、桂林长豆角、樊农长豇豆、白鳝鱼骨、粤夏之号和红嘴金山等品种,都有一定的抗病性。
  ②严格控制病源。加强田问卫生管理,减少越冬菌源。发现脱落的病叶应立即清除出田问,病害流行期间及时摘除病叶,控制扩大再侵染。
  ③加强栽培管理。使田间通风透光,降低湿度,防止积水,避免套种或连种,合理密植,适时追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  ④实施药剂防治。发病初期应及时喷药防治,常用的药剂有如下几种:77%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倍液,25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40%多硫悬浮剂800倍液及l:1:200波尔多液,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每7~10天喷1次,连喷2--3次。施药后如遇雨,雨后应及时补喷。
  3.豇豆病毒病豇豆病毒病是我国南北菜区豇豆的主要病害之一,各地均有分布,近年来病情呈发展趋势,其中以秋豇豆受害较重,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质量。此病除危害豇豆外,还危害豌豆、菜豆、扁豆、烟草、大豆、紫苜蓿、三叶草等作物。
  (1)症状特点:嫩叶上常出现明脉、花叶、褪绿和畸形等症状,新生叶片浓绿部分稍突起,成为疣状。有些病株叶肉或叶脉坏死,产生褐色凹陷条斑,病株矮化,花器变形,结荚少,豆粒产生黄绿花斑。
  (2)发病条件:播种带病毒的种子,苗期发病后形成中心病株,主要由有翅蚜传播,使病毒病在田间蔓延。汁液接触也是重要的侵染方式。另外,多年重茬,夏秋季节干旱,苗期缺水及蚜虫数量大,是病毒病流行的重要条件。
  (3)防治方法:
  ①选用抗病品种和无毒种子,如新疆8号、之豇28、青丰豇豆等有一定抗病及耐病性。细花猪肠豆和罗裙带抗病性较强。设无病留种田,选多年没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繁殖种子,或选无病株采种。
  ②加强田间管理。清除田间杂草,早期拔除中心病株。雨后排涝,防止农田积水,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发育,提高抗御能力。干旱时灌水,有助于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温度,防止病毒侵染。

集贤北海道黄杨_集贤北海道黄杨基地-集贤北海道黄杨批发山东青州兴盛苗木基地是集花卉,苗木种植、销售于一体的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、江北花卉**镇——黄楼,位置优越,交通条件便利。草花系列:三色堇、报春、一串红、、彩叶草、矮牵牛、石竹、、百日草、金盏菊、翠菊、?浆草、羽衣甘蓝、月季、美人蕉、孔雀草、金娃娃萱草、驱蚊香草、四季海棠、吊兰牵牛、红叶海棠、和服、粉牵牛、非洲凤仙粉红、非洲凤仙大红、绿化苗木:金叶女贞、红叶、红叶碧桃、绿叶碧桃、冬青、白杨、黄杨、龙柏、紫玉兰,紫叶李、紫薇、迎春、樱花、小龙柏、西府海棠、女贞球、木槿、美人梅、龙柏球、连翘、金枝槐、红玉兰、石楠、北海道、白玉兰、、扶芳藤、、棣棠、小叶黄杨、大叶黄杨、冬青球、锦带绣线菊、丁香、卫予、扶芳藤球、地被菊、松果菊、荷兰菊、金鸡菊、波斯菊、国庆菊、黑心菊、宿根花卉:鸢尾、玉簪、薰衣草、天人菊、宿根、鼠尾草、三七景天、千屈菜、有志者事竟成  而俄盟和欧盟两个国家的九级强者们也借着这个机会, 把自己的家人弟子们从原来的国家迁入了华国这边。

以上信息由刘美玲自行发布
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“金农网”看到的,谢谢

联系信息
  • 人:刘经理(男)
  • 联系电话:13780801325
  • 邮政编码:262500
  • 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手机号码:13780801325
  • 电子邮箱:13780801325@163.com

联系地市: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黄楼镇

  1. 1,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金农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金农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金农网”。违反上述条款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2. 2,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网站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3. 3,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。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  4. 4,友情提醒:网上交易有风险,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,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,异地交易请多学、多看、多问、多了解,网上骗术多种多样,谨防上当受骗!
  5. 5,友情提醒:本信息可能存在投资风险,任何关于合作后的收益、回报内容均需谨慎对待,风险责任须自行承担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  6. 6,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  7. 7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、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联系方式:编辑部电话:0451-88003358 电子信箱:info#jinnong.cn(请把#换成@)